费用分析的要点
1、费用分析的方向
费用的构成:反应公司现阶段重点的方向。
是否超出预算:战略的牵引,管控水平不行,反应公司内控管理不足。
费用使用的效率:发生的费用是否能够给公带来同等的收益。
税务风险:只是需要形式上的合规。
2、常用的财务分析方法
比较分析:财务通常是没有脱离报表进行的分析,针对报表进行同比环比,或者是对比标准,然后会简单的得出一个结论。
结构分析:是通过结构占比进行对比。比如,差旅费占销售的比例进行同比环比,这样的对比其实不太容易得出什么结论。
趋势分析:统计近几个月的差旅费的发展趋势。其实现在的企业,很难通过趋势分析出企业真实存在的问题。
以上都是费用的纯财务分析,财务记录的项目和成本中心,只能说明结果性情况,无法说明原因,无法说明问题在哪。这是由于很多财务人员喜欢把费用当成一个金额,总忙于对比与预算数字的差异。这样是不够的!
财务人更应该看到每一笔成本费用背后是业务活动和人。帮助人去改善业务活动,帮助他们找到驱动力,给他们激励;分析业务部门在追求的目标跟公司的战略要求是不是一致的。
预算控制
预算控制保证了费用支出的可预见性,这是最常见的费用控制方式。财务只需比对费用支出是否在预算范围内,就可决定是否同意报销。预算控制适用于大多数可控的常见费用科目,如办公费、辅助费、广告费等。另外,预算控制也可与下面的其他控制方法结合使用。
标准控制
标准控制又可称之为参照系控制,对应于某个参照系控制费用的支出,譬如以员工级别为参照系。就像很多单位出差时的交通工具选择,高管选乘飞机头等舱,中层干部选择飞机普通舱,一般员工选择火车硬卧。住宿标准,高管五星级,中层干部四星级,一般员工三星级。标准控制适用于全员发生且有多样性选择的费用。
总额控制
总额控制实际就是管总不管细,只需控制住费用的总量,而不关注日常费用支出。这样做的目的是不过多干涉责任单位的自主权,对费用使用的效率可通过绩效考核的方式实现。总额控制适用于研发费用、项目费用、薪酬等。
比率控制
比率控制一般是把费用与收入进行对比确定费用区间。对于费用支出与收入有线性关系的,可以考虑比率控制。主要适用销售类费用,譬如,销售提成、市场推广费等。华为公司的研发费用也采用比例控制。《华为基本法》中就规定,华为每年的研发支出不低于收入的10%。比率控制体现的是有产出时多花,无产出时少花的原则。
人均额度控制
人均额度控制的费用往往带有半薪酬性质,按照人头制定标准进行控制,如通信补贴、交通补贴、福利费等。
事先报备控制
事先报备意指费用发生前要先报批,等于对费用发生事先设防。需重点管控的费用以及带有享乐性质的费用适用于事先报备控制。
